上次谈了促排卵期间使用促排卵药物(让尽量多的卵泡发育的药物),这次主要说下促排卵阶段使用的第二种药物:抑制剂(抑制卵泡提前排卵的药物)。
自然状况下,人体的下丘脑分泌GnRH,刺激垂体分泌FSH和LH,再刺激卵巢产生性激素。抑制剂的功能均是临时干扰垂体分泌性腺激素的功能。
目前有两大类抑制剂:
GnRH-Agonist 激动剂
GnRH-Antagonist 拮抗剂

GnRH-Agonist 激动剂
长方案,超长方案,短方案以及衍生方案均通过激动剂作为抑制剂。
激动剂通过占据垂体的GnRH受体,导致垂体不对GnRH起反应,抑制分泌FSH和LH,达到抑制排卵效果。
但是这种方式会产生较多问题,比如生效慢,需要在使用促排卵药前开始用药,并且在停药后身体需要时间恢复原本的功能,而且在刚使用激动剂时会触发“会触发“Flare-up点燃效应”,就是使用这个药的目的是为了让特定的激素下降或被控制,但是在刚使用时这些需要被控制的激素会先升高,再下降。而且激动剂与促排药物联合使用后会产生较多副作用以及控制性困难,比如更高的卵巢刺激。
GnRH-Antagonist 拮抗剂
拮抗方案下通过拮抗剂替换激动剂,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面的问题。与激动剂的作用机制不同,拮抗剂是通过竞争性机制阻断GnRH受体而不是进行占据,使用拮抗剂后性腺激素会在几小时内被抑制,停药后垂体功能可以迅速恢复,而且没有点燃效应。
因为明显的优势和广泛的适用性,国际上已将拮抗方案作为常规方案。近几年国内很多知名医院也在积极的研究拮抗剂方案部分医院和试管婴儿专家也已将拮抗剂方案作为主流的促排卵方案。
在一份拮抗方案的研究报告中,总结的以下拮抗方案的优势:
即时产生抑制效应,迅速抑制促黄体生成素峰值,因此不需要在促排卵初期就开始用药,减少早期对垂体功能的影响。
相比其他方案大大减少卵巢囊肿的形成几率。
病人普遍耐受性好。
保留垂体功能反应性,拮抗剂在停止使用后,垂体功能可以迅速恢复功能,对黄体功能影响小。
对于多次试管婴儿失败者,拮抗剂方案对提高成功率更有优势。
更低的卵巢刺激。
此研究报告中也指出拮抗方案也不是100%完美的方案,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拮抗方案在周期计划方面缺少弹性。